一文读懂被史官当作背景板的“柔然”:柔然人是如今的哪里人?

回想当年,鲜卑部落在匈奴帝国衰落后,迅速占领了蒙古草原,积累了强大的力量。然而,由于中原政权的影响,北方的鲜卑部落并未建立起稳固的政权,内部依然是由各个部落联合构成,其中不乏后来崭露头角的拓跋鲜卑。拓跋鲜卑的崛起非常迅速,西晋灭亡后,他们建立了代国,尽管代国曾被前秦所灭,但在淝水之战后,拓跋珪重新建立了代国并改国号为魏,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北魏。
与此同时,拓跋鲜卑内部有一位关键人物正在崭露头角,他便是柔然的祖先木骨闾。木骨闾的经历颇为传奇,最早他是拓跋鲜卑的奴隶,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和智慧,从奴隶身份逐渐上升为一名骑兵。在西晋动荡时期,木骨闾机智地抓住了时机,借助外力迅速崛起,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势力。
木骨闾去世后,他的儿子车鹿会继承了父亲的事业。车鹿会不仅继承并扩大了父亲的势力,还创建了自己的集团,宣布“柔然”作为其名号。这便是柔然崛起的开端。然而,尽管柔然初具规模,但在北魏强大的背景下,车鹿会仍然不得不臣服于北魏,充当其“马前卒”。就如同前文所说,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并开始加强对中原的控制,尤其是在公元396年,他发动了对后燕的全面战争,398年迁都平城,从此将北魏的重心转向中原地区。
正如当年拓跋鲜卑填补了匈奴衰败后的空缺,随着拓跋鲜卑的迁移,柔然趁机迅速崛起,逐渐占领漠南地区,开始迅猛扩张。尽管柔然在车鹿会死后并未停止扩张步伐,其后代反而在扩张过程中逐渐与北魏展开了激烈的对抗。
当时柔然分为东西两部,发展相当迅速,但与已经入主中原并接受汉化的北魏相比,柔然仍显得相对薄弱。因此,在公元391年,北魏与柔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,经过一番激战后,柔然不敌北魏,被迫接受了失败,东西两部的柔然都被北魏打服,西部柔然甚至被迁移到云中地区。然而,尽管北魏的力量强大,柔然并未就此屈服。西部柔然的首领社仑带领部队逃离了云中并联合东部柔然,最终通过杀死对方首领实现了对柔然的再次统一。
统一后的柔然变得更加谨慎,它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战胜北魏,因此它开始寻求联合北魏在中原的敌人对抗北魏。在最初,柔然联手的是后秦,公元402年,拓跋珪发动对后秦的进攻时,柔然果断派兵进攻北魏,希望借此拖垮敌人。但北魏的实力出乎柔然的预料,社仑在河曲遭遇惨败,狼狈地退回北方。
在这一系列的失败中,柔然的军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社仑再次召集部众,隐藏在暗处,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反击的机会。在一次与高车部落的冲突中,柔然队伍突然发力,将高车击溃,成功吞并了高车部落。这一胜利为柔然后来的扩张打下了基础。
经过不断地征战,柔然最终在社仑的领导下建立了柔然汗国,并迅速崛起。它像匈奴一样,凭借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强悍的战斗力,不断骚扰北魏的边境,给北魏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然而,柔然并未学习北魏的汉化改革,始终坚持松散的部落制度,导致它最终未能持续强盛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